首页 > > 大明:殿下请登基

第1245章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1/2)

目录

哈兰城除了是大明扎在东北地区的钉子外,也有着纽带的作用。

以前大明通过朝贡或者茶马互市来控制羁縻卫所,现在则是直接通过贸易,加强对周遭部落的控制。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刘安部队的威慑,仅仅是贸易,还不足以让那些部落臣服。

自从唐以后,辽地虽说多是部落,但也有不少人从游牧转向从事农耕,逐渐形成村落,到了元朝,虽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城池,但卫所之间也有了稳定的行政体系。

比起哈兰城,沈阳府的发展要更加迅猛一些。

沈阳府的新任知府是从监察御史调任而来,永乐丁酉十五年两浙乡试魁首,也就是解元,大明出名的孝子,韩阳。

而韩阳的孝子之名,主要就是学习了南朝时期孝子庾黔娄的孝行,尝粪。

也是这份名声,让韩阳在御史任上,丝毫不惧权贵,孝行的金身一定程度上保护着他。

现在大明并不鼓励尝粪这种孝行,虽说看粪便确实能了解病情,可并不需要用嘴去品尝,这与大明的医疗卫生相悖。

但,不得不说,韩阳能为母尝粪,确实是个狠人。

也是这一份狠劲,让于谦看重,推举其为第一任沈阳知府。

作为大明往东北外扩的第一座城池,沈阳城的意义,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

不管洪武还是永乐,都是以军屯或者民屯的形式往东北迁移人口,这样做并非没有丝毫意义,至少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辽东,也就是东北地区。

其中,就属于沈阳最具备发展基础,这也是于谦有胆量在这里建设城池的原因。

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也没有错,但是,朱祁钰并没有继续用军屯或者民屯那样粗暴的方式进行地区移民。

沈阳城的移民,除了被调任到此城的官吏和受雇佣建设城市的劳工之外,就是自愿来此的百姓以及由外往内迁的前夷民。

以前的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想着从内陆往外迁移人口,以填补空缺,从来没有想过把羁縻卫所往内迁移。

朱祁钰则是对于羁縻卫所这枚定时炸弹一直怀着防备的态度,或许前几任都一样,但朱祁钰选择让人迁移到更受大明中枢统治的地方。

在朱祁钰看来,大明需要边军,而不是那些羁縻卫所,就算是朝贡对王朝有利,可有了瓦剌的前车之鉴,明明自己能够将人归附,为何还要执着于卫所?

也或许是时命,李满住的建州卫本身就给其他关外卫所开了个好头,在朝廷综合考量之下,才一锤敲定了沈阳城的建设。

而韩阳作为第一任知府,当然必须要有强硬的手腕,离沈阳城不足百里的辽东都司,也就是辽阳城,经过洪武时期的三次扩建,已然成为了一座军事要塞。

沈阳城的建设便是在辽阳城的注视下进行。

辽东都指挥使崔胜,于天命元年袭父职调任定辽右卫指挥使,后升授龙虎将军、辽东都指挥使。

相比手中的权力,崔胜更加惊讶于北平京营突如其来的变化。

要知道,以前明军强,那属于外强中干,在正统时期,京军三大营虽保留火器部队,但实战能力已经大幅下滑,远远比不上边军那么骁勇善战。

这是边军将领的固有思维,可无论是异军突起的勇武营团还是突然东出的刘安部队,都给这位年轻的都指挥使极大的震撼。

最为出名,也是在那一战之中风头无量的,要属大明至尊亲手组建且直属禁军,神武卫。

再后面就是辽阳城屁股后面的旅顺,那里现在驻扎着大明新型海军,传闻其火器一开,百人皆死。

换而言之,他这位辽东都指挥使若是叛变,那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会有军队直接朝他所在的辽阳城进攻。

而沈阳城的建设无不突出了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高阳退婚,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滔龙帝尊 盘点: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亲爱的,请把钢笔还我,好吗?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轶吻冰倾 重生的我太放肆了 震惊,我的水果全是天材地宝 抗战:一不小心原来自己才是列强 生而不养我断亲,我成首富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