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青玄问天 > 226. 波澜再起
点此章节报错
    魏国神?元年三月,魏都皇城内。

    拓跋焘怒不可遏,将身前摆设的器物尽数摔毁。

    两个刻时前,有快马信使从城外疾行而入,称从蒲阪前来,有紧急军情禀告。

    魏军在长安经营数月,防守牢固。蒲阪在长安东北,是战线后方,理应更加安全,不应当会有战事。

    因此接应官员听后觉得蹊跷,下意识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信使没有告知,只是催促转达魏王,由他亲启书信。

    拓跋焘知晓更多内情,听到消息后连忙命人将信使带上。随后将书信拆解,快速看完前方几列后,变得怒气冲天。

    “陛下,出了什么事?”

    太常卿崔浩正在近前禀告事情,见此情景开口询问。

    “宜城王擅自用兵,追击夏国新主赫连定于马髦岭的时候,反被夏国军队围困擒获。”

    “还有什么人?”崔浩听后想到更多,连忙再问。

    “主将娥清与刘拔,还有一些先锋将军。” 拓跋焘也有预感,接着向下看去。一面看,一面说出几人名字。

    “宜城王一部,几乎全军覆灭,关中地区正在危难之中。”崔浩意识到事态严重,凝眉开口提醒。

    “已经来不及了。”拓跋焘回应,随后将书信撕碎,接着说道。

    “听闻前方战事溃败以后,守将歩堆不思守卫,将一干辎重尽数丢弃,先弃安定,再弃长安,直接退回千里后在蒲阪驻守。”

    崔浩听后,眉头更加紧皱。

    胜负是兵家常事,达奚斤与娥清等人失利虽然是贪功冒进,但仍是想要拿下平凉,平定夏国。

    但是歩堆做的事情太不光彩,不做抵抗直接奔逃。数月征战所得,几日内尽数败光。

    “陛下想要怎么处置?”崔浩此刻心绪不平静,颤抖着声音问道。

    “擢升西平公安颉为主将,升任后先将歩堆斩杀。”拓跋焘脸色阴沉,一字一顿地说道。

    “陛下,步堆是先帝留下的六辅臣之一,平时没有什么过错,前一年还曾跋涉数千里前往宋都,为陛下攻夏一事奔波。”崔浩原本是想询问应对方法,听到拓跋焘要杀步堆,连忙劝阻。

    “治军之道,赏罚分明。他自己作下死罪,怨不得别人。况且…”

    拓跋焘听到劝告后,没有改变心意。说到这里的时候话语刻意停顿,随后压低声音,继续说着。

    “况且,顾命辅弼,又何尝不是一种掣肘。大魏已经不是当年的代国,有些人失了锐气,一味贪图守旧。太常大人之前行事,不也常与这些人有争执?”

    “臣下明白了。”

    拓跋焘说的话语,崔浩即刻会意。明了以后,知晓无法改变他的心意,不再试图劝说。

    “太常大人想要告知什么事?”见崔浩不再说话,拓跋焘想起之前他来这里的目的,主动询问。

    “前往宋国的密探陆续回返,探得一些消息,臣下特来禀告。”崔浩回应。

    “有关那个少年?”拓跋焘听后反问。

    “大多与他有关。”崔浩确认。

    拓跋焘听后没有开口,摆手示意他直接说出。

    “当年宋公刘裕有心取代晋主,曾命人暗中谋害司马氏族人。晋国皇族除一位夫人与公主幸免之外,其余人尽数被屠戮。”崔浩看到手势,没 有耽搁,开始讲述。

    拓跋焘一面听,一面用手指敲打一旁桌面。

    这些事情发生时他年方十岁,已经跟随先帝征战四方,对这些事多有耳闻。

    “实则还有一人逃脱,没有被刘裕害命。此人逃亡到益州的时候失去踪迹,自此在世间蒸发了。”

    “太常大人是什么意思?”听到这里,拓跋焘停下手中动作,打断发问。

    “臣昨日去过安北王府,与安北王细细谈过。他与那个少年初次相遇的时候,被告知名为马问。”崔浩没有直接答复,只是说出提醒。

    “马问,马问…”

    拓跋焘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念过数次以后突然停下,口中喊出另一个名字。

    “司马问之。”

    “正是。”崔浩回应肯定。

    “此人可用?”肯定过后,他试探求证。

    “大有用处。”拓跋焘的回应,同样肯定。

    ……

    没有让信使等待多久,书信被递入半个多时辰后,有朝中官吏将回复书信递到信使手上,令他速速回返蒲阪。

    信使刚刚离去不到半个时辰,有数骑从平城南门飞驰而出。至门外十里处分成两队,一队奔向蒲阪,一队奔向统万。

    ……

    一连几个月,司马问之早出晚归,大多时候都在统万城外的山谷中修行。不仅将之前的亏欠尽数弥补,还有长足长进。

    长进是在施展正法逆转阴阳上,并非修为。他曾尝试着冲击剩余脉络,皆以失败告终。

    虽然勤于修行,对统万城中一些动向,他也有留意。拓跋焘改元神?的消息传到统万城中不久,夏主赫连昌被擒、发往平城的消息接着赶到。

    此外贺氏即将临盆,拓跋氏即将后继有人,历经连番征战以后,一切情势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从前几日开始,城中突然开始戒备。即便他要进出统万,都需要被反复询问与搜身。

    司马问之对此很是反感,索性不再出城,在自己的居所中静候有什么事发生。

    “道长可在屋中?”

    午时前后,司马问之正在歇息的时候,有人在屋外询问。随后有脚步声音走近,来人不等回应,开始叩击屋门。

    “稍候。”

    司马问之正在假寐,听到声音后连忙回应。一面起身,一面收拾整理身上衣物。

    数月都没有有人找寻他,今日来找寻,应是有事发生。且看来人行为,是急事相召。联想到最近几日戒严,他也想知晓有什么事情发生。

    匆匆从屋中走出,他没来的及嘱咐琅琊,匆匆离去。

    司马问之在前往常山王府邸的路上,主动向来人询问发生的事情。但来人只是受拓跋素派遣,也不知晓,无法告知,并一再催促快些行走。

    被催促以后,司马问之有意施法疾行,几个呼吸将来人甩在身后,直奔拓跋素府邸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