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夏日热浪。
——
自从县城回来后,宋小麦得知县令陆明远对王大顺的案子很是上心后,便没再将过多心思付诸其上。
如今所有的线索都汇聚在送柴人一人身上,她相信无论是吴家还是官府,应该都在倾力查探此人,只要此人不是被吴家抢先找到,一切都有转圜的可能。
但如果,此人不幸被吴家先找到然后灭口,那么案子,很可能就会陷入僵局,停滞不前。
无论结果如何,宋小麦都能欣然接受。
不是她不想将害她之人正法,而是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并不是都那么讲道理的。
所以,非常时刻,自然要有非常手段。
无论秦家在这里扮演过什么角色,特别是当初还有那场匪患之仇的存在,秦吴两家,在她这里,都早已画上了必除名单。
她时而长叹,在这方强权横行的时代里,实力跟野蛮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法则。
而在她还没有办法保证,能在重拳出手的过程里保全身边每一个亲人的时候,她必先蛰伏下来,以待时机。
镇里的铺子有了阿力古和李雨的存在,经营之事小姑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外加有了林阿奶的帮衬料理杂物,宋小麦已能放心不少。
村子里的作坊在村长和几位族老以及阿姐宋月娥的运作下,越发规整有序,她亦能放心地将日常管理完全下放,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向了更为基础,也最是重要的领域,山薯的种植。
薯粉生意能否长久,根源就在于山薯的产量和品质。
于是,从这一日起,她日日清晨,便跟着种薯老把式乔大叶,一头扎进了薯田。
乔大叶经验丰富,对山薯的习性了如指掌。
宋小麦不仅自己虚心学习,还亲自挑了几个村里肯钻研、有丰富种地经验的好手,组成了一个“山薯种植技术小组”,跟着乔大叶系统学习山薯种植。
几人除了每日正常于村中各家种植的山薯田里视察外,几乎大半的时间,都放在了宋小虎与宋槐听从了宋小麦的话而划分出的几块试验田里。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宋小麦时不时会“灵光一现”,提出一些让乔大叶都啧啧称奇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