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出发之前(六)(1 / 4)

正月十七,监国太子即皇帝位。是日早遣英国公张懋告天地;闻喜伯郑虎告宗庙;惠安伯张伟告社稷; 监国太子亲告大行皇帝。几筵谒见皇太后、母后,毕出御奉天殿即位。命文武百官免贺、免宣,表止行五拜三叩头礼,以明年为正德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这‘正德’年号虽然名义上是内阁拟定,可如同上次签批赐死保国公朱晖的题本般,与郑直无关。他也顾不上究竟是哪个老贼给太子选了一个商铺的招牌做年号,甚至也顾不上回去给商铺改名号,全程一言不发,既不多做也不少做。待大典结束之后,直接出了皇城,来到保国公府。

“全都开革了?”郑直一到,就被告知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消息。东厂新任提督,司礼监太监王岳昨个儿将原东厂一干缉事官校全部遣散,要重新招募。因为东厂的缉事官校必须来自锦衣卫,所以,这事又落到了高德林等人头上。如今在这里坐镇抄剳的不过是个东司房签书,连于永也不在。

“是。”孙环道“讲今个儿王大监要去锦衣卫经历司从选簿中重新挑选行事,估摸着明个儿才能来。”

郑直点上烟“一鸡死一鸡鸣。”打定主意,让张荣出面挑一些人。很简单,东厂的人都是锦衣卫内刑名行家。吃一堑长一智,郑直已经察觉他太过倚重朱千户的弊端了。

尽管不晓得弘治帝有啥后续安排,可郑直总感觉如今自个不上不下的,似乎不该是对方应有的手段。或许外朝的群臣不可靠,那内朝呢?东厂提督杨鹏咋也该得到了一些安排吧?可此人竟然在弘治帝驾崩第二日就主动请去南京司香了。以郑直对太子的了解,这应该是杨鹏主动提出来的。那么没了权力的南京宦官能够帮弘治帝做啥?又有啥事比得上帮太子稳固朝政?

郑直自然想不出来,却也警惕起来。他跟前,如今大事都是朱千户在总掌。至于郑墨,实在还无法让郑直放心,况且他对此人也有了新的想法。若是按部就班,一旦郑直有个意外,谁能保证朱千户一成不变?莫忘了对方可是做过强盗的,银子郑直不在乎,女人咋办?故而将过命的弟兄张荣拉进来,就势在必行。也不需要对方盯着朱千户,那样太伤人心,而是散出去监视十全会各处。

至于锦衣卫不能随意出京?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按照规矩,兵部那群大头巾见了都督都该跪下唱征服。可如今呢?一众都督见了兵部的郎中,都有些大气不敢喘了。拿起清册瞅了瞅“这事俺不在行,老孙按照规矩来就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保国公府富贵了几十年,内里财物无数。郑直确实不在乎这点东西,可是郑墨、孙环还有跟着二人的那些书手、算手也要吃喝。若是不能让大伙沾沾光,以后谁还愿意跟着。

所以目下郑直就是在对孙环拿来的清册定调“不过直隶境内的所有田土不能动,那是卫所的。”朝廷赐死保国公,抄剳保国公府名义上的理由是侵占军田、皇庄,所以其他的都可以分,唯独这些东西必须一点不少的交上去。

孙环应了一声,恭声道“小的查账,发现保国公府在通州,天津,大名,拢共有六十几家铺子和仓库,这些都是以各种名义掩人耳目寄在旁人名下的。”

“既然是寄名旁人你就和老谢还有墨哥分了吧。”郑直没当回事。

孙环有些无语,不得不提醒一句“那些铺子都是粮铺,盐铺和经营南货的货栈。”

“老孙是老谢介绍的,俺信得过,有啥事不妨直言。”郑直抽口烟。

“中堂‘用人不疑’,宗复自当竭尽所能报答。”孙环顿了顿道“可赏功罚过,俺不过是做了本分中堂就厚赏,日后若真有寸功中堂给啥?”

郑直突然想到了边璋,哭笑不得“果然俺们直隶人都一个德性,老孙你咋想的俺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老孙如今四十五,舍家抛业跟着俺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