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骤变(二十二)(1 / 4)

十七奶奶在寄所托更衣后,来到守中堂,慧静师太和有过几面之缘的周掌药已经等着了“满冠去门口,其余人都下去吧。”说着示意二人坐下。

慧静师太和周掌药依言落座,待守中堂内只剩下三人,十七奶奶才道“皇爷有旨意,如今使者已经等在了前厅‘我自然’。等另一位承旨之人一到,你们就过去听旨。我会派人在你们跟前提点,一切照着做就好,不要多做,也不要少做。”

慧静师太不明所以的看向太太,这位周掌药也就罢了,可自个不过是闲云野鹤,哪有资格承旨呢?又承的是什么旨呢?可十七奶奶根本没有解释的意思,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不再开口。慧静师太又看向一旁的周掌药,对方则眼神躲闪,神色不定。

正在这时,外边传来动静。片刻后,挑心走到廊下,对满冠讲了什么。满冠不敢怠慢,赶紧走进来凑到十七奶奶耳边低语。

“二位稍等,我去去就来。”十七奶奶起身,在挑心的搀扶下出了守中堂,来到了守中门外。就看到一向稳重的顶簪,此刻显得惊慌失措,如同那次对方去守静笃回来一般。

“已经两年,很久了。”在守中门值房内,独自听了跑回来告警的顶簪复述,十七奶奶虽然同样错愕却并不惊慌,反而感到了轻松。如此那个赝品该是被赶走了,定然是亲达达察觉到了对方与真的孙二娘相去甚远。至于如今的竹三娘究竟是杨太妃亦或者哪家名门淑女,无关要紧。就当她是好了,又能怎么样?看顶簪依旧惴惴不安,只好讲的直白一些“若不是那竹三娘高坐明堂让你记起前事种种,还能在外边一眼认出她吗?”

顶簪一愣,粗通文墨的她并不笨,立刻懂了太太的意思。自从弘治十五年太太陪着太妃去仰山寺礼佛后,就很少再见过对方了。哪怕后来申王病故,双方也只是在下葬时匆匆见过一面,其余时候的联系都是通过黄嬷嬷和自个传递。两年前,顶簪是申王府的女官,整日想的就是陪着太太如何在王府共度余生,旁人于她而言不过是过客。同理,没了申王,她乃至太太对于太妃而言又何尝不是连过客都算不上的亲人。

“民间有女大十八变一说。”十七奶奶不但聪明而且好学,打从去年见到寿宁侯,建昌侯二位侯夫人,她就懂了这个道理。伸手抚摸顶簪的俏脸“如今你已经是朵盛开的鲜花了。”

顶簪羞赧的扶住十七奶奶,虽然依旧半信半疑,却心神稍稳“那太太改主意了吗?”虽然太太和申王有名无实,可终究……这该不会是亲达达有意为之吧?

“晚了。”十七奶奶伸手轻抚顶簪脖颈,苦笑道“时才我已经让人给守静笃那里宋尚功送了一碗汤药,不到明日是醒不过来的。”

顶簪无语,虽然西郑第规矩严格,可除了这位今个刚刚回来的竹三娘,大伙都晓得谁是谁。一时半会,确实找不到一个合适妥帖的人替换。想到这,越发怜惜的搂住十七奶奶“委屈太太了。”

却没瞅见十七奶奶翻了个白眼,将手从对方脖颈拿开。她还是不够心狠,力气也不够大“目下两件最要紧的事,一件,你去让安嬷嬷给我妹夫传话,问他竹园到底怎么回事。第二件,让挑心去竹园,请竹三娘沐浴。让满冠送慧静师太和周掌药去竹园‘成竹’和‘破竹’沐浴。第三件事,让分心去三太太院里请来小姨妈过来一叙,带着我的肩舆去。”

竹园那位竹三娘到底是什么人,恐怕除了亲达达,就只有朱千户晓得了。倘若此人真的是杨恭太妃,那就得小心了。哪怕对方久居别宫,也不能杜绝旁人认出,毕竟是先帝有名号的妃子。

顶簪应了一声,立刻出了值房去安排了。不多时,对方就去而复返,关上门之后,凑过来轻声道“表姑爷讲是一早墨哥送出来的,爷亲自吩咐‘送竹三娘回家’。”

十七奶奶点点头“让挑心出面将竹园原有的嬷嬷和下人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