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师,拉平教育的差距。?让社会人士人也有学习的机会,促进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2.坏处
?其他教师可能失业,大家都想要好的教育资源。?清北的课程是教给清北学生的,能考上清北的学生绝对不是靠努力就行的,天赋可能占很大成分,这也就弱化了清北课程的含金量,到底是学生本身就厉害,还是老师教的厉害?既然是交给清北生的,那普通人理解起来是否有难度??忽略实践。清北的教育环境绝不仅仅是靠课程,那只是理论上的东西。那里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知名校友等,是促成清北生优秀的重要部分。?学不学的问题没有教师督促,考试检查,有人学吗?又能学多久呢?疑问找谁解答呢?自己的老师能解答吗?
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或许现在已经公开了能公开的课程,只是想学的人才能找得到。
另外,公众平台上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可能不比清北的差,却没有人学,所以人也是很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哈佛的一大堆课都在网上放着,根本没多少人学,能考进去的自然学,绝大多数考不进去的人,也学不进去,只是想到北大校园里镀金沾光蹭名声。
继续阅读
五大联赛、欧冠、世界杯随意看,我们的足球就牛B了?
对整个社会可能没影响,对某个人可能有影响。
要学习的人,不用放,哪怕自己想破脑袋进清华北大课堂里偷摸溜进去听课都会想各种方法,不想学的,别说北大清华的课程了,自己学校安排的专业课都不一定认真听。
这个社会看中的是文凭,你光学了清华北大的课,他们不认你,你啥也不是。
现在逼站上还有麻省理工的课程呢。问题是有多少人去学?
都想娱乐[憨笑]
学堂在线有那么多清北的课也没有什么人去学。
学习成绩的好坏和课程和讲课的老师本身肯定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特别是到了大学阶段。
我觉得,会出现两种结果吧。
一种是对于那些自律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比如中国大学MOOCapp,这里面就联合了很多名校课程,高考完暑假那段时间,我在上面听过浙江大学翁凯的C语言程序课,讲的确实不错。由于是预习的,再加上能力有限,有些复杂知识点还是一知半解,开学以后没怎么听了也就哈哈哈哈。
毕竟北大、清华讲师高低是教授级别的,讲授的内容肯定要比普通大学更全面,更精深,学生听课的同时不单能汲取课本上的知识,一定程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认知,改善一下思考方式。
最主要是这类同学能听懂,跟得上节奏,持之以恒。
另一种是对学习不怎么感冒,只爱跟着学校节奏来的学生,很少去自己找网课学习。
再多的资源有给到,他们也不会多看几眼,比如我经常在学校表白墙上看到找代课的,平时学校课都草草了事,更不用说名校的录播课了。
总结:
①线上课终究效果不如线下课好,缺少学习氛围和及时反馈,很容易懈怠,能坚持听名校课的少有人在。
②网课作为辅助学习方式,帮助知识巩固拓展,也必不可少,选择适合自己的,觉得不适配名校的,学习其他的也可以b站上就有很多,主要是能听懂,能运用。
学习好,不是因为老师学校好,而是人本来成绩好,会学习。
把北大清华所有课程录像公开,将是教育公平的巨大进步,让任何有学习意愿的人都能接触顶尖知识,全民受益。但这无法替代真正的大学教育,因为学习者缺少师生互动、同学讨论、实践环节和最重要的学历认证。很可能出现“围观者众,完成者寡”的情况,且对在校教学管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