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下归心_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飞速撤军上(2 / 3)

子们跟我杀回去。”戈洛文从来就不是一个绅士,彼时的欧罗巴,因为处于冷热兵器的交替时代,诞生了一种奇怪的战争方式,他们命名为绅士战争,这种战争方式一直延续到南北战争时期,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绅士战争顾名思义就是双方像绅士一样作战,其实后世有个更加贴切的形容,就是排队枪毙。此时的欧罗巴交战双方互相列成横队,然后走到一定距离互相开火,他们的规则很复杂,什么双方领头的军官应该互相邀请对方先开枪,什么所有士兵互射的时候不准将枪口瞄准对方的军官和旗手,什么双方约定互相射击几轮之后进入肉搏战阶段,总之奇奇怪怪的规定层出不穷,在后人看来完全不能理解的事情就在十七世纪的欧罗巴战场上发生。这些规定让大家觉得他们的战争非常绅士且彬彬有礼,所以才有了绅士战争这个叫法。像是对着伤兵补枪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不绅士的,虽然戈洛文这个远东军司令官从来不受欧罗巴战场规则的影响,因为在他自己的队伍里就存在着对伤兵补枪的习惯,但是人性就是这样,在约束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到了自己就可以降低道德标准,戈洛文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给别人补枪的时候不说自己不讲武德,现在青弋军给他的士兵补枪,他就受不了了,嚎叫着要带人杀回去。筆趣庫

鳌拜死死将其拦住,“戈洛文将军,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敌人来了援兵,我们不能再继

续打下去了。”仿佛是为了印证鳌拜的说法,他的话音刚落,在西北方向的官道上又扬起了尘烟,似乎又有数百马队正在往这个方向前进,这是清军最担心的事情,不断有小股的明军加入就说明明军的大部队不远了,他们从各个地方出发,到达战场的时间有先有后,但是一旦他们陆续加入,缠住清军,到时候想脱身就难了。戈洛文也同样看见了官道上的景象,虽然他很愤怒,但是他更不愿意将剩下的士兵带入绝路,战机已经失去,他们在这里纠结没有意义,对方的大官已经被杀死,听代善说,此人的职位相当于欧罗巴国家的首相,这可是一个了不得战绩,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能将法兰西或者大不列颠的首相打死,那将是多么了不起的战绩。

鳌拜他们看到的援兵不是别人,竟然是从大名府赶来的李定国。原来当日,卢象观和李定国设下陷阱,让清兵偷鸡不成蚀把米之后,李定国丝毫没有放松对清军的警惕,他判断,既然代善带着这么多人煞费苦心入关,就是想要消灭天雄军,取得天大的战功,结果扑了个空,依照清军不会空手而归的习惯,他们肯定会选择别的打击目标,至少会烧杀抢掠一番,平抑将军到士兵心中的怒火,只是大名府虽然躲过一劫,不知道北直隶又有哪个地方的百姓要遭殃了。李定国放心不下,向卢象观建议,凑一支百余人的骑兵由李定国亲自率领,远远吊在清军大队人马的后面,跟踪他们的同时,搞清楚他们的下一个目标,结果就来到了高阳县,李定国万万想不到清军竟然会攻击高阳县,作为新军青年团的团长,他当然知道清军攻击高阳县意味着什么,孙阁老可是在县城内,只是清军兵马太多,将这里围死了,他们无法突进去,还有一部分清军在高阳县北部设防,截断了高阳县和顺天府的联系,所以李定国直接带着人马在外围找路,如果孙阁老选择突围,他们就在附近接应一下,带他们走小路,不去顺天府,而是去西南面的河间府府城,只有那里才是距离高阳县最近的,有较多兵力把守的大城市,依靠河间府的城墙,他们能抵挡清兵,相信这些搞偷袭的清兵也不会攻击坚城,给自己制造麻烦的。

所以方才李定国特意在官道上截住了宏文等人,大致听取了情况汇报之后,让他们转道向西南,自己则带着百余名骑兵赶过来支援断后的部队,尽可能给这些情报军战士火力支援,李定国知道,情报军都是潜伏部队,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集结起来跟敌军打阵地战,这一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