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章节报错
    第1844章

    可哪怕已经这样了,他依旧每天都会在睡前坐在书桌前规规矩矩的把今天听到的一些他认为有用的消息,尤其是一定朝臣对于某件事的看法记录下来,然后附上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心得体会。

    最开始的时候,他几乎脑子一片空白,觉着自己想到的没想到的,已经都被其他人给说完了。

    但是慢慢的,随着他了解、见识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也能提出一两点自己的看法了,而从他慢慢跟其他人交流的情况来看,大家还真就觉着老郑还有点本事啊。

    可哪怕听到这样的赞扬,老郑也是微微一笑仿若夸奖的不是他一般,依旧扮演的还是那个多听少说的管事形象。

    直到前几天,他例行的在睡前坐在桌前记录杜如晦说出来的关于拼音推广的那一番意义的时候,他忽然惊讶的发现,其实大唐对于拼音的推广简直是迫在眉睫啊。

    而且就以他自己来说,要不是他娘是当年从北地嫁过去的,让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官话,不然他根本没法把生意做到长安城里来。

    因为南北之间口音、风俗相差太大了,好多人其实在当地生产的东西还不错,也有胆子往北地走走,看能不能打开销路,可偏偏语言问题就成了一道天堑。

    不然的话,明明南北之间铁路都已经在修了,好些个官道也重新修葺了,为啥还有这么多专门倒卖南北货物的商队,还不是因为其他人来往的话,别说两眼一抹黑了,开口都听不懂对方说的是啥。

    由此可见,大唐境内都是如此,那新并入大唐的高丽、吐蕃、突厥那边呢?还有中南那个正在打的地方呢?

    这么多地方、这么多都需要学拼音、认字,那么这里面是不是饱含着商机呢?

    要说老郑在蓝田会所待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胆子越来越大了,毕竟听着家族的大佬们,一个个做海商,杀人放火抢地盘如同喝水一般的说了出来,貌似胆子不大都不行了。

    其实他慢慢也总结出来了一条规律,法无禁止便可行,甚至如果法律不但没禁止,反而政策方面在支持的话,那么哪怕这东西不是个商机都会成为商机。

    老郑兴致勃勃的花了几天时间,彻底把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细细的想了一个计划,接着就是等张诺回国了。

    他没有资格跟张诺通电报,毕竟张诺是在军中,他这么个临时管事还没那资格。

    原以为这事儿还得耽误挺长时间的呢,谁曾想,张诺居然被李恪、李佑给稀里糊涂的坑回来了,那就好说了啊。

    老郑主动找上门去,谈了不到半个时辰,张诺点头了,允许他借着自己的招牌启动这个项目,甚至还愿意给点支持,但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老郑自己办得怎么样了。

    老郑得到这个允诺,其实已经非常高兴了,毕竟有个名头还有点支持,其实对他来说就够了。

    蓝天会所不缺资金不缺人脉,缺的只是张诺那点石成金的本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