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乡旅拾趣 > 第六十一章 钱仓怀古
点此章节报错
    下乡工作的各组在晚饭前陆续返回所里。

    徐干事碰到我和王国民推着自行车进来,笑着问道“小张车骑得怎么样,有没有摔着?”

    王国民帮我答腔“骑得很好,一点没问题。”

    我也红着脸笑了笑。

    见我们放好车,徐干事又交待我去买斤烧酒。

    “到后面绍凯家里装斤酒来。”

    象山话“装”字代表办、弄、做的意思。

    边说边递给我一张2元面额的纸币。

    我跑到寝室拿了军用水壶,喊上华胜根,从所后面小路来到紧挨在派出所左后角的绍凯家里。

    绍凯家里开了个做胶木的小作坊,兼卖一种家烧的白酒。

    他很客气,接过钱,灌了一满壶。这军用水壶能装一斤半水。

    那天是星期六,第二天休息,晚餐按惯例加了一个菜。

    我和徐干事坐在一桌,他给同桌的都倒了点酒。

    张国兴从邻桌也过来倒了一点。

    大家都很随意。

    那白酒挺好喝的,这是我入伍后第一次喝酒。

    晚上去驻地营部看了场露天电影。

    营部位于钱仓与中堡村中间的山岙,当地称为“南门外”。

    当地人称当地的驻军都叫“南门外部队”,叫我们为“哨所”或“派击所”。

    我们列队到了营部操场,部队和老百姓已坐了一地。

    营部值班的指挥员引导我们坐到已经预留的正中间的一排空挡。

    感觉我们很受尊重。

    看好电影回到所里,在钱法根的给养室坐了一会,他一个人办公兼寝室,也是所里的财务室。

    聊了会家常,知道了他是常山县城的人,有个哥哥和妹妹,他把妹妹的照片压在台板玻璃下面。

    我说我也有个妹妹,感觉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这时徐干事也进来了,我们转了话题。

    钱法根想脱开后勤搞业务。

    “你是不是当过会计?”徐干事问我。

    我点点头。

    徐干事后来说了一句“等黄所长来了再说”。

    我估摸着接兵的人早就通报了情况,看来我要干后勤。

    第二天上午,钱仓村书记的姐姐带着几个姑娘来帮我们洗衣服和被子,她们和所里的人都很熟,水井边的洗衣台上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下午村里治保主任戎一民也特会来所里看望新来的同志,根据大伙的提议,带了我们5个新兵去钱仓村里走了一下。

    我们一直从村口沿着向东上坡的一条“石弹路”,穿过村子来到东边的山岗。路上陷入泥土的乱石,表面被碾磨得光滑如玉。

    站在山岗上,能看到大半个村子。近2千人的村子被一个并不方正的十字分成四块,一色的瓦房排列显得有此杂乱。

    中间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户茅草房,房顶泥草的颜色接近瓦片的深黑,不仔细看并不明显。从整个村子的格局来分析,这可能是原有的房子被毁后,临时搭建的。

    戎一明用手指着我们上行那条路的边上的水沟的尽头,给我们介绍说“现在水池边车站、旅馆、小学和供销社的位置,原来是干户塞的正门,当时侧边还有个水门。”

    然后指了指伸延在南北二个山岗上铺有石块的小路,告诉我们当年那里分别是南城门和北城门。

    “我们站的位置是东城门。”

    “这些石头是城墙倒蹋后的痕迹。”

    沿着两边的山脊线确实有些乱石土堆散落在那里。

    戎一明转身指向远处一个小岛“这是东屿山,也是属于我们钱仓村的,那里有个茶场。”

    他又用手指了一下我们所站山脚的沙滩,告诉我们明朝有个干户非常忠勇,带着手下拼死抗倭,战死在这里。

    很多年以后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明时曾有一位叫姜昌周的作过一首诗

    登钱仓城怀古

    朝度金鸡岭,

    暮登钱仓城,

    城中数干家,

    冠盖相逢迎。

    这个应该是钱仓的鼎盛时期。

    我也有幸在明史中找到了对那位忠勇千户的记载

    易绍宗,攸人(湖南攸县),洪武时参军有功,授象山县钱仓所千户(正五品)。建文三年(1401),倭登岸剽掠。绍宗大书于壁曰“设将御敌,设军为民,纵敌不忠,弃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为臣!为臣不职,何以为人!”命妻李具牲酒奠之,诀而出。密令游兵间道燃贼舟。贼惊救,绍宗格战,追至海岸,陷淖中,手刃数十贼,遂被害。其妻携孤奏于朝,赐葬祭,勒碑以旌之。

    易千户抗倭的故事,令人敬仰,尤其是他书于壁上的几句话,至今仍震耳发聩,值得每个公职人员对比和思忖。

    对民仁,对国忠,这些做不到,何以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