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的。四下张望了一下,见没有人,我便迅速冲了进去,随即关上了书房的门。
爷爷的书房里是极其昏暗的,即便是在白天,屋中也是极其昏暗,进入其中就好像进入了地窖一样。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因为爷爷书房的窗林家的宅子是古式院落相传是古时一位王爷的府邸,但具体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王爷却无从考究了,甚至,此院落建于何时也是无人知晓,我只知道这处宅子是几十年前我的太爷爷为我爷爷置办的;因为是古式院落,因而所有房间的窗子都是“木框纸糊”。
一般糊窗户的纸便是麻纸,即经东汉蔡伦改造后,以黄麻,布头,破履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纸,这种纸具有价格低廉,韧性较强的优点,因而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糊窗便是他的一大用途,但书房的窗却并未应用麻纸,书房糊窗所用的纸,是一种产自云南的东巴纸,这是一种珍惜的手工纸,其显著特点便是,质厚且抗虫蛀,保存时间较长,爷爷用它糊窗,主要是看中了它质厚这一特点,毕竟书房所存放的都是一些珍惜字画。
众所周知。字画保存最怕见光泛潮,而见光主要指的便是太阳光,用东巴纸糊窗,很好的阻隔了太阳光线,但也造成了室内光线的昏暗。
我摸索着走向烛台的方向,熟练的点燃了蜡烛,然后拿起灯盏,直接奔向通往阁楼的楼梯。
阁楼是木质的,轻轻踩上去,便会发出嘎吱吱的声响,我缓慢的爬上楼梯,走向阁楼,果不其然,阁楼上除了爷爷的一堆古玩字画等,别无他物,于是我便学起了爷爷,开始把玩这些古物;但我和爷爷还是有所不同的,他把玩这些老物件是有一定倾向性的,比如爷爷最喜欢把玩的便是他所收藏的一些印玺;我则有所不同,我对待所有的古物都是一视同仁的,几乎全部都是随手拿随手放,因此,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估计爷爷早就发现了私自来阁楼玩的事情了,只是他没有挑明,八成就是默认了吧!
和以往一样我开始在阁楼里四下搜寻好玩的东西,当我走到一处角落时,忽然我手里的灯不知被哪里来的一阵风给吹灭了,四周立刻陷入一片黑暗,现在想来,我的脊背仍是发凉的,令人惊奇的是当时的我却没有感到害怕,可能是因为当时我看到,或感受到了足以让我忘记恐惧的事物
据科学家所说,当人处于黑暗的环境中时,人的感官会被完全性激活,此时人类感官的敏感度会大大提升,因而可以捕捉到平常状态下不可能捕捉到的讯息。我依稀记得当时听到了持续不断的呜呜声,似乎是空气流经狭窄的缝隙所发出的声音,我敢肯定,当时的声音十分的小,但我却清晰的辨别出了声源的方向,于是我俯下身子摸索着走向那个方向,可能是心理的作用,我觉得那段近乎爬行的挪动十分漫长终于从声音判断,我接近了我的“目的地”,我看到,就在声源的方向,有着一丝光亮,那是名副其实的“一丝”,那处光亮的形状是线状,竖直的在那里。
我向光亮的方向挪去,就在我即将触碰到那丝光亮时,突然,脚下一空,便直接向那个光线滚了过去,扑通一声,我被摔了个七荤八素,当我再次反应过来,我发现我已经置身于一个我从未来到过的地方,那是一间密室,这间密室的大概轮廓同我刚刚所处的那间阁楼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密室,空间显然要比刚刚的阁楼大出许多。
两间屋子的长宽相仿,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差距在于高度,刚刚的那间阁楼要矮,在那间阁楼里,我伸手上挑便可以够到房顶,但在这间屋子里显然,我做不到。
我摇晃了一下脑袋,想让他更清醒一些,定了定神,我开始认真打量起我所处的“房间”,首先最吸引我的是阁楼顶部一颗散发着光亮的珠子——夜明珠,看来,刚刚看到的光亮便是它发出的,我本想取下屋顶上的夜明珠,但无奈身高约束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