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贵子 > 第三十九章 娉纳以德,防闲以礼
点此章节报错
    找到本村的乡老、里正和一些声望高的村民,徐佑让百画哥嫂将所有的事情又说了一遍,众人听了都感到万分震惊,有人表示怀疑,觉得此二人不像辱母掠妹的禽兽,可看了老妇人房内的惨状,立时激起了所有人的愤怒,痛斥他们悖逆人伦,简直愧对天地君亲,要不是左彣拦着,很可能被打死当场。

    徐佑交代里正彻夜看守好两人,不能死了,更不能逃,等到明日县衙会派人来收押。其罪固然当诛,但也要等顾允察问之后,再明正典刑。然后询问洪七的下落,有人说道“那个洪七是个游侠儿,长年在周边几个村子厮混,但不住在这里,好像在钱塘城里有家世。”

    看来要回城之后才能寻找这个中间人的下落,徐佑抱拳作谢,留下了一千钱让里正先雇人清理一下老妇人的尸身,后续办丧事的费用,等他过几日再派人送来,不说风光大葬,可棺椁衣衾都不可或缺,要置办停当。

    离开了周村,牛车里的气氛比较压抑,徐佑没有做声,其他人自然不敢说话,谁也没有想到,兴高采烈的来访故友,却又如此的败兴而归。

    人间世,世事无常啊!

    牛车一路慢性,终于赶在关闭城门前到了钱塘,奔波两日,大家都累得够呛,回到静苑略作梳洗就睡下了。第二日一早,徐佑往县衙拜访顾允,说了在周村的见闻,顾允勃然大怒,马上派人前去拘拿人犯,另派人去城中搜寻洪七。末了郁郁不乐,道“微之,你说,我是不是不胜任县令一职?”

    “飞卿为何这么想?”

    “县令有宣谕教化之责,我任职钱塘日久,辖内屡次出现掠卖人案,莫非是德行不够的缘故?”

    徐佑心中一动,越想越觉得诡异,先是仇羊皮卖女案,接着是百画被掠案,其他的还有几起同类的案件。要说灾年荒年,如此频繁的发生掠卖人口的案子还算正常,可现在国泰民安,百姓衣食足给,为何还屡屡铤而走险?

    不科学啊!

    他猛然想起白乌商李庆余,以及隐藏在幕后的贺氏,眼神微微一凝,不过此事答应了鲍熙,不可对顾允明言,脸上没有露出丝毫异样,道“飞卿过滤了,你才来钱塘几日?宣谕教化不是一日之功,要想打击掠卖人的气焰,一要重典,二要重赏,管子说恶恶乎来刑,善善乎来荣,这才是戒止人心的做法。”

    “重典?重赏?”

    “凡是掠卖人者,依盗律按最严厉的条陈惩处,这是重典;鼓励百姓奏报掠卖人口的线索,一经查实,立刻给予重赏,并咸使周知。如此一来,掠卖人者胆战心惊,无处容身,自然不敢再以身试法。”

    “微之说的极是!”

    顾允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说完正事,又要拉着徐佑去看他作画。徐佑跪坐不起,反拉住他的手臂,笑道“别急,我还有事问你。之前你上书朝廷,要让掠卖、掠买者同罪,不知宰辅们的意见如何呢?”

    要改律法,三省长官的意见十分重要,能够直接影响皇帝的决策。顾允叹了口气,面带失望,道“朝中议论纷纷,大多人都是赞同的,不过柳中书反对,主上因此犹豫不决……”

    “中书令柳宁?”

    “就是他!”

    顾允说起柳宁很没好气,道“柳氏一门两封,位极人臣,不知民间疾苦。说什么掠买者事先不知情,论罪的话,有违圣人忠恕之道,简直愚不可及!”

    这是真心拿徐佑当朋友,不然骂当朝中书令愚不可及,传扬出去可不好收拾。徐佑笑了笑,道“柳中书岂是愚不可及的人?他这样说,只是针对提议此事的人是飞卿而已!我们坏了柳权在扬州的谋划,导致他狼狈离任,说不得这笔账都记到了你一个人的头上。”

    “我知道,也不在意,随他记恨去吧,就算再来一次,我还是同样的选择。”顾允嗤笑一声,摇摇头道“只不过他是一朝中书令,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处事当通明公正,这样因私废公,实在为人所不齿!”

    徐佑笑道“家国天下,有些人总是家在前,国在后,天下再次之。飞卿既然识破此辈的魍魉伎俩,当奋起直追,有朝一日取而代之,当朝秉政,一扫情弊,岂不快哉?”

    顾允哈哈大笑,道“微之,你别想自己悠哉山林,却看我在宦海中苦苦挣扎。实话告诉你,若是这次我能升做郡守,就举你的孝廉,日后你我同朝为官,相互扶持,千年以后也是一段佳话!”

    徐佑当他说笑,道“我戴罪之身,别说你做了郡守,就是做了扬州的刺史,向朝廷举荐我为孝廉,也是妄想!”

    楚国随汉魏旧制,丹阳、吴郡、会稽、吴兴四郡,每一年可以举荐两人为孝廉,其余各郡一年可以举荐一人。每一个州可以每年举荐一人为秀才。凡州秀才、郡孝廉,都得经过赤乌殿的策试,天子亲临,王公大臣陪同,秀才必须答对五道策问题才能过关,孝廉答对一道题就可以了,然后量优取用,由吏部叙才铨选。

    “主上明诏天下,赦了你的罪过,何来的戴罪之身?再者,你虽然被贬为齐民,靠九品访人来入仕肯定是不行了,但是察举秀才孝廉并不涉及门第,不管士族还是寒门,只要德才兼备,皆可由州郡举荐,以微之的才学,将来入了赤乌殿,五道策题评为上上,还不是易如反掌?”

    察举秀才孝廉的制度起源于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并得到采纳,之后延续了数百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依然是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不仅南方的汉人王朝实行,就是北方的胡人也效仿建立了属于他们的察举制度,影响深远,意义非常。

    徐佑这才发现顾允是认真的,忙道“千万别为我费心,经过家族之变,我早已心如止水,断了入仕的念头。飞卿若是当我是朋友,这件事此后再也休提!”开什么玩笑,太子当国,沈氏权重,他现在去做劳什子的孝廉,羊入虎口,莫非嫌死得不够快吗?

    顾允也不是傻子,知道徐佑忌讳太子,道“微之放心,上有圣天子在朝,下有我吴郡四姓,足可保你无虞。”

    徐佑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道“吴郡四姓,恐怕也没有以前那样同气连枝,共进共退了吧?”

    “咦,微之此话从何说起?”

    “从大德寺开建说起,那日众人观礼,听竺法言莲台说法,吴郡四姓只来了顾朱,陆张的人一个都没有露面……”

    “哈哈,微之有所不知!”

    顾允笑道“我们顾氏和朱氏是铲除杜静之的主要助力,加上大德寺修在钱塘,我无论如何避不开。朱氏也是,胡长史亲自发了邀请,摆明了要给竺法言壮壮声势,不来不行。再者,如今佛门势头正盛,彼此交往一番,摸摸底细,看看对方的胃口有多大,也方便扬州士族下一步的应对。至于陆氏和张氏,他们正好置身事外,仍旧跟天师道维持表面上的交好,将来不管佛道两门哪一派得了圣眷,吴郡四姓都可以互为援手,立于不败之地。”

    好手段!

    两面下注,四姓分成两派,各自为各自的奥援,百年门阀,果然名不虚传。当然了,两面下注的做法,只适合顾陆朱张这样实力雄厚的望族,否则的话,秋后算账,还不是一败涂地?他们的实力做不了棋手,可也不会屈就去做一枚棋子,无论谁得势,都得联合、交好并且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能睡得安心,坐的安稳。多少年了,帝王、权臣和教派,走马灯似的轮转,唯有这些世家屹立不倒,个中情由,想想就让人神往不已。

    这些话是四姓的机密,徐佑本不该听,顾允也不该说,可两人一个说的随意,一个听的自然,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从这一刻起,徐顾两人,才真正算得上知心好友!

    “对了,飞卿此次拔擢,要去哪里?是吴郡,还是会稽郡?”

    “家中仍在议,不过吴郡的可能性大一些。毕竟会稽有孔贺虞魏,我去了那边,恐被人掣肘,难以有所作为。”

    徐佑笑道“若能选择吴郡,当然再好不过。看你脸色,是不是仍有难处?”

    “是!吴郡四姓在这里根深蒂固,若是我再做了太守……”

    顾允话说了一半,笑着闭了口。徐佑淡淡的道“这不是主上的意思!”安子道好歹也是皇帝,不会太在意吴郡区区一郡之地。况且顾陆朱张盘踞吴郡百年,势力早就蔓延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血肉里,是不是由四姓的人出任太守,根本没有太大的差别。

    “微之明鉴!哎,吏部其实已经通过了,上报尚书令,奏请主上批复就可以择期赴任。还是柳中书,以我资历尚浅,没再钱塘任够六年,超擢不合规制为由,封驳了吏部的奏议。”

    古代官员的任期是一个很复杂的变化过程,《尚书》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也就是说三年考察一次,考察三次再决定是升是降,也就是九年制。到了杜佑编纂《通典》,准确记载了“唐禹迁官,必经九载。魏晋之后,皆经六周。”

    六周也就是六年,楚国上承魏制,柳宁借口顾允在职不满六年,不合规制,取得就是这个依据。

    徐佑奇道“封驳不是门下的权力吗?”

    顾允更觉奇怪,道“谁说门下有封驳之权的?”

    徐佑立刻反应过来,他又习惯性的代入了错误的历史轨迹。三省六部制到了隋唐时才真正的成型,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行,这是三省的分工原则,彼此制约,共掌国家大权。六朝时却是中书一家独大,因为中书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所掌皆机务要政,又是天子近臣和腹心,尚书和门下都要仰而视之,跟后世大不相同。

    “是我记得差了!”徐佑叹了口气,道“柳中书既然避不开,总得让他点头才是……”

    “家里已经在想办法了!”顾允乐天知命,升官不成,也不急躁,道“柳中书不是圣人,总能找到让他点头的法子,微之不必忧虑。”

    徐佑笑道“我巴不得你不升官,在钱塘好好的护着我呢,有什么好忧虑的?”

    正说话间,杜三省来报,捉到了洪七,他是县尉,好比钱塘的猫,洪七这些游侠儿,都是养肥的老鼠,想要捉谁都不是难事。顾允命先收监,等百画哥嫂到案后再作审理。杜三省受命去了,临行时对徐佑执礼甚恭,道“徐郎君若是午后无事,容我请你饮一杯酒。”

    “不必了,飞卿午膳在我这里用,你要请的话,改日吧!”

    顾允笑着帮徐佑挡了一顿饭,杜三省总不能跟上司抢人,笑道“也好,我改日再请郎君一聚。”

    “他找你做什么?”

    徐佑望着杜三省的背影,笑道“杜县尉把我卖给了别人,这会估计想要赔礼了……”

    “哦,有趣,他把你卖给谁了?”顾允碰了碰徐佑的肩头,神态不说猥琐,可也十足的暧昧。

    “好啊,原来你也知道,那个苏棠是杜县尉塞到我的静苑去的。”

    “这可冤枉我了……不过,我似乎听人说起,徐氏七郎竟是一个多情人,刚来钱塘就收了几房妓妾,日日待在静苑里不问世事,快活胜似神仙。”

    徐佑笑而不语,道“是不是胜似神仙,等你娶了妻,就明白了!”

    顾允顿时苦了脸,道“微之,你说娶妻是娶德呢,还是娶色?”

    “我说今日看你神色不对,原来是思春了啊!”徐佑打趣道“难怪,诗经有云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现在正是嫁娶的良时。”古代嫁娶多在霜降后,冰融前,以避开农时。

    “别说笑了,我是问你,娶妻是要德佳呢,要是要貌美?”

    “没听过一句话吗,娶妻娶德,纳妾纳色。”

    顾允茫然摇头,道“没有听过!”

    徐佑心道你当然没听过了,这不知是哪朝哪代才有的语录,我现学现卖而已,道“娉纳以德,防闲以礼,娶妻自然以德为上。至于容色,不过床笫之欢,可纳妾以舒心意。”

    顾允颓然道“要是这么简单就好办了……”

    徐佑八卦之心骤起,道“说来听听,或许我能帮你出出主意!”